• 新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丁雪松
    加入日期:2008-06-27 来源:zm 点击:
  • 丁雪松简介——

    丁雪松,出生于重庆市巴南区(巴县)木洞镇,在文德女中念书时才华出众,能歌善舞,功课名列前茅,与青年学生及新闻界的进步人士广泛接触,参加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救国会,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于1937年在重庆秘密加人中国共产党。

    1938年她告别家乡和慈母,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后入女子大学高级研究班兼任女大校俱乐部主任。这期间,她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朝鲜籍青年教师、著名作曲家郑律成结为佳偶。八年延安生活,经党的培养,艰苦环境的磨练,使她成为坚定的革命者。1945年底,抗战胜利后,经组织批准,她同郑律成到平壤参加朝鲜建设。1946年在北朝鲜她先后出任北朝鲜、劳动党中央侨委会秘书长,北朝鲜华侨联合会委员长,我国东北行政委员会驻北朝鲜f商业代表团代表。1949年她担任新华社平壤分社社长。

    1950年秋她从北朝鲜返国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秘书长、中国人民对外协会副会长。

    1957年丁雪松校友随司法部长史良赴斯里兰卡参加在科伦坡召开的亚洲妇女会议,,并顺访缅甸,受到吴努总理的亲切接见。

    1958年她参加张茜为团长的应柬埔寨皇后邀请的中国高层妇女代表团访柬,继之访问越南受到胡志明主席亲自接见,胡志明亲笔签名送照片给她作为留念。

    60年代初丁雪松随鲁迅夫人许广平率领的第一个中国妇了代表团访问日本,当时中日尚未建交.但仍受到日本人民的热情接待。

    1976年冬出访东欧,1977年率上海芭蕾舞团赴法国、加拿大演出载誉荣归,接着又奉命组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出访北欧、瑞典、挪威、芬兰、冰岛等五国。

    1979年初,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女大使出任我国驻荷兰特命全权大使,受到荷兰女王亲切接见。

    1982年5月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回国参加第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同年8月又作为党代表回国参加第十二次党代会。

    1984年7月她出任我国驻丹麦大使,受到丹麦女王亲切接见。 

    1986年丁雪松任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友好代表团团长,出访拉美的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和墨西哥等国。

    丁雪松校友出任大使期间外电评为各国女大使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是卓有才能和精力充沛、并善于与人合作的大使,这时她虽年近六旬,仍不辞辛劳,为我国引进资金及先进技术牵线搭桥,获得丹麦上亿元的优惠贷款。

    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分页$$

    一句“戏言”成就丁雪松——

    1977831日,资深外交家秦加林先生出使丹麦,这位前驻叙利亚、摩洛哥大使很快发现,有不少女大使驻在这美人鱼的故乡。哥本哈根的外交使团里,英国女大使很能干,南斯拉夫和伊朗的女大使也有上佳表现。

    不久,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丁雪松女士率团出访北欧五国。在哥本哈根,丁雪松见到了秦加林。丁、秦两人一向熟稔,故而秦加林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里女大使很多,你也可以当女大使嘛!”“我哪行呀!”丁雪松以为只是句玩笑话,便一笑而过。没想到秦加林很快致函外交部有关领导,正式建议中国选拔女性大使。他在信中说:“中国可以当女大使的人选不少,如丁雪松、龚普生、杨清华……。”

    两年后,丁雪松和龚普生果真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女大使。

    丁雪松出使海牙,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当时海牙使团130余位大使中只有两位女大使:美国大使约瑟夫夫人和匈牙利大使拜布里奇·安娜)。不少外国媒体,认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反映了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中国妇女界也有杰出外交人才。

    1982528日,丹麦宫廷侍从来我国使馆迎丁雪松大使进宫递交国书。

    19837月初,美国驻丹麦大使馆一等秘书墨菲在同中国使馆二等秘书交谈中说:在中国驻丹麦使馆崔参赞离任招待会上第一次见到丁雪松女士,感觉她很有风度,不仅聪颖而且很有气魄。

    丁雪松曾用名丁正兰,因酷爱雪中挺立的青松而改现名。她19823月任驻丹麦大使。丁雪松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也是第一位先后出使两国的女大使和第一位派驻欧洲国家的女大使。在出使哥本哈根期间,丁雪松为引进世界一流水平的啤酒设备、建成中国现代化的华都啤酒厂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她为此获得了“啤酒大使”的美誉。

    在数十年外交生涯里,丁雪松曾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出席了1957年在科伦坡举行的亚洲妇女会议。1958年、1960年先后访问柬埔寨、越南、日本等国。70年代曾率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代表团访问北欧、拉美国家,还曾率大型国家艺术团访问法国、加拿大等国。

    丁雪松的丈夫是中国籍的朝鲜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延安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等即是其不朽的传世之作。

     

    $$分页$$

    国兴则外交兴——

    丁雪松大使对国家与外交有自己的看法与解释:

    “我想我所做的那些工作,就是为了能够努力跟上和贯彻好中央的方针。如果说我有过一些探索的话,我也不过是许许多多探索者中的一个。我觉得我个人做了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所做的是不是真正对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有利。

     记得我在丹麦的时候,曾经到离哥本哈根不远处的一个海湾,参加由丹麦为我国制造的第四艘远洋运输轮“台州海”号举行的下水仪式。在欧洲,人们吧一艘新造船舶的下水,看作是一个婴儿的诞生,因此,一定要由一位有社会知名度的女士,为它举行下水典礼。这种典礼通常是将一瓶香槟酒抛向船头摔得粉碎,这便意味着一艘船舶的诞生。这位被人们请来掷香槟酒的女士,就被称作“船舶圣母”。在“台州海”号的下水仪式上,“船舶圣母”这个角色就是由我扮演的。我至今都还清晰地记得那艘悬挂着五星红旗和各色彩旗的轮船,于人们的欢呼声中,在和中国远隔千山万水的丹麦海岸宣告诞生时的情景。那个时候,因为我们自己的现代造船工业还处于岂不、发展阶段,还要向国外订造一些轮船。但是十几年以后,情形已经完全不同了,最近我在报上读到的一条消息使我感到兴奋不已:中国的造船业已经升到了世界第三位,中国获得的订货总量占世界船舶订货总量的5.4%刚好取代了丹麦原来占有的位置。这使我想到了我国曾经从丹麦和其他造船业发达的国家那里学到过许多造船方面的技术,我们正是利用这些技术,极大地发展了我们自己。当我耳闻目睹着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内心里有一种因参与感而生出的喜悦。其实,外交工作说到底,它是内政的一种延续,而内政是外交的后盾。只要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顺利,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们在外边的工作就比较好做。这是我几年来的一个真切体会。”

    丁雪松大使的一生是精彩的,她为的不是个人的荣耀,她为的是不辜负共和国的重托,为的是她说追求的作为一位女性,尤其是一位中国女性的自尊于自强。

     

    google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