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驻华大使周铎勉签名封
    加入日期:2008-04-25 来源:zm 点击:
  • 瑞士驻华大使周铎勉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首日封上签名。 

    瑞士驻华大使周铎勉 

    结缘数十载 悠悠中国情

    ——记瑞士驻华大使周铎勉

    有朋自西方来,姓周名铎勉。这个儒雅的名字,极易被误认为外籍华人。其实不然,他是个地地道道的瑞士人,本名DominiqueDreyer1945年出生于瑞士南部小城弗里堡,法语是他的母语,同时又精通英语、德语,当然还有汉语——早年在英国学习的,并且取了个中国味儿十足的名字周铎勉1974年才真正来中国,在驻华使馆三秘的任上工作了四年,由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他再度来华,出任使馆参赞,负责处理除经济事务之外的所有事务,这一任又是四年。他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虽略带洋腔但运用自如;他热爱中国书法,其作品曾在北京参加过展览;他喜欢中国民乐,并正式拜师学习古琴,能演奏难度颇大的《梅花三弄》和《阳关三叠》等名曲;他爱好京剧,自己驾车走街串巷去正乙祠听戏不用问路;他爱吃中国菜,使筷子似乎比刀叉还顺手……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周铎勉为中、瑞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做了很多事:组织学者互访和留学生交换,举办电影周、话剧和音乐演出及多种展览,在北京建立瑞士研究中心和瑞士图书馆……他尽自己的所能,让中国人了解瑞士,让瑞士人了解中国。1985年,周铎勉应邀参加北京的地坛庙会,并且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采访。这位会说中国话的老外,谈起中国民俗头头是道,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月之后,他收到一封来自浙江温州的信,写信人是位老者,说他的弟弟在年轻时去了瑞士,几十年来一直音信杳然。今年突然收到了弟弟从苏黎士寄来的信,全家人喜不自胜,赶快回信,却不料又石沉大海,刚刚恢复的联系又中断了。最近在电视上看到和蔼可亲的周铎勉,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特冒昧求助,不知能否帮忙?周铎勉顿时感到义不容辞,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他立即给老者回信说,可能你写给令弟的信地址有误,我帮你想想办法。与此同时,他致函苏黎士当局,请核实地址,查找此人。不久,苏黎士来信了,原来老者的弟弟已于不久前病故了。周铎勉带着深深的遗憾向老者报告了这一消息,老者一家在哀痛之余,却也因为周铎勉的热情帮助而感到欣慰。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1987年,由周铎勉出面联络,中、瑞两国达成了一项国际艺术交流的协议,双方各自选派艺术家进行互访,中方确定我为首次派往瑞士的画家,因此,我才结识了这位周铎勉。19883月,我启程赴瑞,行前,周铎勉详尽地向我介绍他的祖国,仔细交代途中转机的注意事项,并且亲自给瑞航驻京办事处打了电话,嘱咐他们关照我这个中国客人,其周到、细致,可谓无微不至。一个月后,他回瑞士休假,还特地从他的家乡弗里堡赶到最北端的城市巴塞尔来看我,为我尽地主之谊,亲自驾车,陪我顺着莱茵河溯流而上,一览沿岸风光,从巴塞尔到博登湖,驱车数百公里,几乎跑遍了半个瑞士,而我们也在旅途中成为挚友。

    19888月,周铎勉任职期满,和朋友们依依惜别,他是多么舍不得离开中国!甚至在后来担任驻日本公使期间,他回国休假时还特地取道北京,借此看望昔日的朋友们,仿佛这里是他梦魂萦绕的第二故乡。1995年,周铎勉奉命出任驻华公使,终于又有了重返中国的机会,他兴致勃勃地偕新婚妻子来华履新,真可谓双喜临门。又是三年过去,到了1998年圣诞节前夕,周铎勉打电话告诉我,他要夫人回国度假。我便在电话里祝他们一路顺风、节日快乐,却不知道值得祝贺的还远不止此。等休假回来,我的工作将会有变动。他很含蓄地对我说。我一愣,但马上也就明白了:哦,是不是要做大使了?回答是肯定的,此时他已经接到了瑞士政府的任命,即将出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从三秘到大使,周铎勉前后在中国度过了二十六年,以不绝如缕的心血编织着中瑞之间的友谊彩链。

    1999年春天,周铎勉上任伊始,便陪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瑞士,随后又牵头联络瑞士的金融界、经济界人士,开展与中国多方面的合作,他比过去更忙了。2000年恰逢中、瑞建交五十周年,周铎勉正酝酿着再展宏图,为这一光辉的节日献上一份厚礼,与中国朋友携手跨入新世纪!

    google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