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燮,字揆甫。1916年2月2日出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沈阳市。童年丧母,父亲在外地做律师,他从小随祖父母生活。祖父在北洋军阀时期做过奉天省议会参议员,能诗善文,尤其喜爱中国历史与文化。受家庭环境熏陶,郑孝燮从小勤于读书,对京剧和中国古典诗词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5年,郑孝燮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并考取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郑孝燮南下武汉,在武汉大学借读;第二年他又西去重庆,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在学习期间,他刻苦攻读,成绩优异,先后获得“中国营造学社桂莘奖学金”首奖和“基泰工程司”奖学金。
1942年,郑孝燮从中央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作为建筑师,在重庆和兰州等地从事建筑设计业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郑孝燮来到武汉,第二年,受聘于武汉区域规划委员会,从事“大武汉”规划的资料调查和城市布局研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郑孝燮受聘于清华大学建筑系任讲师,后任副教授,主要讲授“建筑设计”和“房屋建筑学”等课程,他教学认真,言传身教,深受同学们的好评。这期间,郑孝燮还参加了由梁思成主持的,为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而改建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会场,以及开辟西直门城楼两侧门洞的设计与监修工作。
1942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人员投身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郑孝燮被调任重工业部基本建设局设计处副处长和建筑师,从事厂区内外的民用建筑和工人居住区的规划设计。1953年,郑孝燮被借调到建筑工作部城市建设局,1957年又正式调到城市建设部城市规划局任建筑师,专门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这期间他参与了多项城市规划的审查和调查研究工作。1958年7月,郑孝燮作为中国建筑师代表团的成员出席了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大会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重建”,同年8月,他又赴捷克斯洛伐克考察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1964年,郑孝燮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5年,郑孝燮任《建筑学报》主编,主持编辑部的日常工作,为学报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建筑学报》停刊,郑孝燮被停止工作,并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对待,多年收集的研究资料有不少被毁;1969年,又被下放到河南焦作五七干校。在艰苦的环境下,郑孝燮丝毫没有动摇爱国主义的信念,期待着进行自己的城市规划工作。
1976年,60岁的郑孝燮回到城市规划工作岗位,先后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所、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城市规划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规划局和建设部城市规划司任技术顾问,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任高级技术顾问。
1978年以来,郑孝燮先后担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团建筑艺术顾问,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顾问,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长城学会顾问,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顾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顾问等职务。
郑孝燮生于内忧外患的旧中国,深切地感受到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人民的幸福,并逐渐认识以至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长期以来,郑孝燮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致力于我国的城市规划和文物保护事业,尤其是在城市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文物、风景名胜、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与保护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郑孝燮虽然已是76岁的高龄,但他仍不辞辛劳,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各地考察、讲学和研究,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古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业辛勤地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