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驻华大使萨法里尼在庚午年首日封上签名。
专访:前巴勒斯坦驻华大使眼中的阿拉法特
记得曾有一个中国人对各国领导人熟悉程度的调查,阿拉法特被中国百姓推举为第三位最著名的世界级人物。
阿拉法特病重之后,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在北京对阿拉法特的挚友、前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阿拉伯信息中心主任穆斯塔法·萨法里尼博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从大使职位上卸任的萨法里尼博士,目前是非官方机构阿拉伯信息中心的主任。他的父母原来也是驻华的巴勒斯坦外交官,他本人曾在中国的小学上学,和中国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后来又在北京大学学中文,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出租车司机都认识阿拉法特
在两个多小时的专访中,萨法里尼博士时刻都不忘提及阿拉法特的中国情。这个“中国通”老先生当然知道“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所以他对记者讲了自己在北京坐出租车时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萨法里尼回忆说:“在北京,只要你不到特别偏僻的村庄,很少有老百姓不知道阿拉法特的。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出租车司机聊天,聊得很热乎。司机一看我是‘中国通’,便问我是哪里人。当时我告诉他我是巴勒斯坦人。那个司机一听便不假思索的说:‘巴基斯坦,知道,不就是我们的友好邻邦嘛!’我连忙纠正说:‘不是巴基斯坦,是巴勒斯坦,中东的巴勒斯坦。’谁知,他还是不明白。我一急就跟他说:‘阿拉法特你知道吗?我就是他的人。’这时他一下子就乐了:‘嗨,原来你是阿拉法特的人啊。你早提阿拉法特我不就早明白了嘛。”说到这里,萨法里尼博士眼里不由流露出得意自豪的目光。
打不回来的土地一块块谈回来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但战争、流血与失败留给阿拉伯人的是更深的仇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阿拉法特。3次中东战争之后,巴解组织所属的几十个武装派别不断地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进行武装袭击。
经过几十年的血雨腥风,阿拉法特发现,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所信奉的枪杆子不仅没有帮助他夺回一寸土地,相反,战争、爆炸和袭击却使他离自己的土地越来越远,巴勒斯坦问题成了阿以问题,没有人提巴勒斯坦了。为此,阿拉法特开始改变策略,将目光投向和平手段。
这是一个令世人惊愕的决定,因为在巴勒斯坦人民的眼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当时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除了他自己领导的“法塔赫”,还有很多其他派别。但阿拉法特硬是一个个地说服了他们。说到这里,萨法里尼博士感慨万千,因为他到现在也不知道,阿拉法特到底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但就因为这些,国际社会重新将目光投向巴勒斯坦,第一次把“阿以冲突”看作“巴以冲突”。
事实证明,阿拉法特的决定是正确的。巴勒斯坦的领土从最初的约旦河西岸到加沙地带,一块块地回到了巴勒斯坦一方。
他的离去也是以色列人的损失
谈到阿拉法特的离去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时,萨法里尼博士说:“很多人以为,以色列人会为阿拉法特的离开庆幸不已,实际上他们错了。”
他相信,阿拉法特的离去,绝对是以色列的一大损失。他不无担忧地说:“目前的中东局势十分不稳,如果现在世界上没了阿拉法特,往远了不敢说,往近了说,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体炸弹’出现。”
阿拉法特一直都在为推动巴以和平做出努力。记得为了表彰他为和平做出的贡献,199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阿拉法特“博瓦尼和平奖”。1994年他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外长佩雷斯共同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所以,萨法里尼博士认为,阿拉法特离开人世,整个中东地区都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但他坚信,无论是巴勒斯坦人民,还是以色列人民都是热爱和平的,所以大家还是会努力朝着和平方向继续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