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独立日:
国庆日:
国旗:国旗旗面中间平行长方形为蓝色,占旗地一半,上下为红色长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蓝色部分中间为白色圆轮,轮的直径为蓝色部分宽度的五分之四。蓝色象征富饶,红色象征革命,白色图轮表示圆月。此旗原为老挝爱国战线旗帜。
国徽:呈圆形,由两束稻穗环饰的圆面上有具象征意义的图案:大塔是著名古迹,它是老挝的象征;齿轮、拦河坝、森林、田野等分别象征工业、水力、林业;稻穗象征农业。两侧的饰带上写着“和平、独立、民主、统一、繁荣昌盛”,底部的饰带上写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国家政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利·赛雅贡(Choummaly Sayasone);总理波松·布帕万(Bouasone Bouphavanh),2006年6月当选;第六届国会主席通辛·坦马冯,2006年6月当选。
自然地理:23.68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它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川圹高原海拔2000—
人口:约652万(2007年7月)。全国共有60多个部族,大致分为老龙族、老听族和老松族三大民族。85%的居民信奉佛教,通用老挝语。
首都:万象(Vientiane),人口近70万。万象是一座历史古城,自16世纪中叶塞塔提腊国王从琅勃拉邦迁都于此后,这里一直是老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万象意为“檀木之城”,据传从前此处多檀木。万象位于湄公河中游北岸的河谷平原上,隔河与泰国相望。由于城市沿湄公河岸延伸发展,呈新月形,因此万象又有“月亮城”之称。万象是老挝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市内各种寺庙、古塔处处可见。塔銮为老挝最著名的佛塔,塔身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是万象市的标志和东南亚重要名胜古迹之一。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6个省、1个直辖市。
简史: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4世纪建立的澜沧王国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1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1779年至19世纪中叶逐步为暹罗征服。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老挝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伊沙拉阵线,同年
政治: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第二届六次会议通过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宪法明确规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全部权力归人民,各族人民在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下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老挝国会(原称最高人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负责制定宪法和法律。国会每届任期5年,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经济:自1988年起,老挝开始推行革新路线,从而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老挝经济发展较快。2001年至2005年,老挝经济年均增长6.2%。2006年至2007年前6个月,老挝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6%。根据老挝第六个五年计划,到2010年,老挝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力争基本消除贫困,到2020年摆脱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行列。
老挝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等。老挝水力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2%,出产柚木和紫檀等名贵木材。近年来,旅游业成为老挝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老挝的琅勃拉邦市、巴色瓦普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册。
新闻出版:全国各种报刊约有20种。《人民报》为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机关报,创刊于
巴特寮通讯社1968年1月成立,国营。出版老挝文《巴特寮》日报(
老挝国家广播电台:设在万象,用老挝语广播,对外用越、柬、法、英、泰语广播。此外,还有老挝人民军广播电台和14个省级广播电台。
老挝国家电视台:建于1983年12月。每天播放老挝语节目5小时左右。此外还有17家省级电视台。
外交:老挝奉行和平、独立和与各国友好的外交政策。1997年7月,老挝正式加入东盟。
与中国关系:中老两国山水相连,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自
在经贸合作方面,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深入,合作领域不断拓宽。2003年,中老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2007年,中老双边贸易额达2.4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