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富汗
    加入日期:2008-06-11 来源:lhs 点击:
  •     国名:阿富汗(Afghanistan)
     
        独立日:8月19日(1919年)
     
        阿富汗新年(阿历):3月21日
     
        独立纪念日:8月19日
     
        开斋节:(每年日期不定,随伊斯兰阴历而变);古尔邦节:(每年日期不定,随伊斯兰阴历而变)。阿富汗国旗
     
        国旗:2002年2月5日,阿富汗采用新国旗。新国旗是根据1964年的阿富汗宪法设计的,由黑、红、绿三色长条图案和阿富汗国徽构成。阿富汗国徽
     
        国家政要: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 (Hamid Karzai ,2001年12月22日任阿临时政府主席,2002年6月13日在阿富汗紧急支尔格大会上当选为过渡政府总统,任期至2004年大选。2004年11月当选阿富汗总统,任期5年,12月宣誓就职。议会上院议长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下院议长尤努斯·加努尼,2005年12月当选。
     
        自然地理: 面积652300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扼南北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重要。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全国最大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斜贯西南。主要河流有阿姆河、赫尔曼德河、喀布尔河和哈里鲁德河。大陆性的气候使全国干燥少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季节明显,冬季严寒,夏季酷热。
     
        人口: 约2850万(2004年7月估计)。 其中普什图族占38-44%,塔吉克族占25%,此外还有乌兹别克族、哈扎拉族、土库曼族、俾路支族和努里斯坦族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即波斯语),其它地方语言有乌兹别克、俾路支、土耳其语等。98%以上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属逊尼派,其余为什叶派。
     
        阿富汗的三大民族:普什图族有人口1100万,约占阿富汗总人口的40%。普什图人对国家断断续续统治了两个世纪。第二大民族塔吉克族有人口500万,占全国人口25%。塔吉克人属穆斯林逊尼派,是阿富汗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民族,在国家中有很强的影响力。第三大民族乌兹别克族有人口230万。乌兹别克人相当稠密地居住在靠近独联体的省份。阿富汗的乌兹别克人是穆斯林逊尼派,主要讲两种语言——乌兹别克语和达里语。
     
        首都:喀布尔(Kabul),人口约215万(2003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3℃左右。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33个省,省下设县、区、乡、村。各省名称:喀布尔、巴达赫尚、塔哈尔、昆都士、巴尔赫、朱兹詹、法利亚布、巴德吉斯、赫拉特、古尔、萨尔普勒、萨曼甘、巴格兰、巴米扬、帕尔旺、瓦尔达克、卡比萨、拉格曼、努尔斯坦、库纳尔、楠格哈尔、洛加尔、加兹尼、乌鲁兹甘、法拉、尼姆鲁兹、赫尔曼德、坎大哈、扎布尔、帕克蒂亚、帕克蒂卡、霍斯特、代孔迪。
     
        简史:15世纪以前是欧洲、中东对印度和远东贸易、文化交流的中心。15世纪末欧洲至印度的海路开辟后,阿变得闭塞。1747年,阿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起独立的一度强盛阿富汗王国,成为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国家。19世纪后,阿成为英国和沙俄角逐的场所。1838—1842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侵阿战争失败;1878年英第二次侵阿并与阿签订甘达马克条约,阿丧失外交权。1885年沙俄强占阿领地“彭迪”绿洲。1893年阿国王阿卜杜尔·拉赫曼和英国签订阿富汗和英属印度间的“杜兰线”新国界协定。1895年英俄缔结协定,私分帕米尔地区,并将瓦汗地区划为英俄缓冲地区。1919年阿富汗人民打败英国的第三次入侵后获得独立,并定8月19日为阿富汗独立日。1929年1月阿右翼宗教势力和部族武装在英唆使下暴动,推翻了阿曼努拉王朝。同年,出身王族的纳第尔自法国返阿,击败部族武装,自立为王。1933年11月,纳第尔国王被刺,其子查希尔继位。
     
        1973年前首相达乌德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查希尔王朝,成立阿富汗共和国,达乌德掌权。1978年4月,阿人民民主党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政府,改国名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塔拉基执政。次年9月,人民民主党内讧,哈菲佐拉·阿明杀死塔拉基取而代之。1979年12月苏军武装入侵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权,扶植巴布拉克·卡尔迈勒傀儡政权。阿富汗人民为了维护民族独立,掀起了反对外国侵略的武装斗争,建立了许多武装抵抗组织。1987年11月,阿富汗大支尔格会议做出决定,将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正式改名为阿富汗共和国。1989年2月15日,苏联被迫从阿全部撤军。苏联撤军后,由于各派在权力分配上无法取得一致,阿富汗爆发内战。1992年4月16日,纳吉布拉总统宣布辞去一切职务。1992年4月28日,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国。同年12月,伊斯兰促进会主席拉巴尼当选为阿富汗过渡政府总统,任期二年,但由于拉逾期拒不交权,阿国内各派权争加剧,军事冲突愈演愈烈。1994年学生武装“塔利班”异军突起。1996年塔利班将拉巴尼政权逐出喀布尔,建立政权。1997年10月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9·11”事件后,美国迅速在阿富汗境内开展军事行动,塔利班及“基地”组织被基本肃清。2001年12月5日阿临时政府成立,卡尔扎伊被推举任临时政府主席。2002年6月11日至19日,阿富汗紧急支尔格大会在喀布尔召开,选举产生了以卡尔扎伊为总统的阿富汗过渡政府内阁,任期至2004年大选。2004年11月,卡尔扎伊以绝对优势当选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任期5年,12月宣誓就职。
     
        政治:2004年1月,阿富汗制宪大支尔格会议(大国民会议)通过新宪法。根据新宪法,阿富汗实行总统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下院和上院组成。下院议员总数在220-250人之间,各省至少有1名女性议员。下院议员由人民以自由、普遍、不记名和直选的方式产生,任期5年。上院议员则分别由各省议会选出1名,任期4年;各省之区议会选出1名,任期3年。上院其他三分之一议员,由总统在专家和阅历丰富的人中任命,其中两名为残疾人代表。同时,总统任命的人中50%须为女性。伊斯兰教为国教、军队国家化、男女平等、各民族平等、国家统一等,均作为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写入了新宪法。2005年12月19日,阿富汗首届民选议会召开首次会议,标志着阿富汗三十年来首届民选议会正式开始工作。
     
        经济:阿富汗是个落后的农牧业国家,1971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阿矿藏资源较为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开发。目前已探明的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盐、铬、铁、铜、云母及绿宝石等。阿可能拥有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铜矿、全球第五大铁矿脉,7300万吨煤。此外,天然气储藏量约为1852亿立方米,石油储量约为9500万桶。阿富汗的河流大部分是内陆河,多注入沙漠和湖泊。主要河流有阿姆河、喀布尔河、赫尔曼德河和哈里鲁河等。多年战乱使阿工业基础几陷崩溃。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主要有纺织、化肥、水泥、皮革、地毯、电力、制糖和农产品加工等。手工业约占工业产值的42%。农牧业是阿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耕地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棉花、甜菜、干果及各种水果。主要畜牧产品是肥尾羊、牛、山羊等。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气、地毯、干鲜果品、羊毛、棉花等。主要进口商品有各种食品、机动车辆、石油产品和纺织品等。二十多年战乱,使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交通、通讯系统、轻重工业、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生产生活物资短缺,曾有6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阿富汗过渡政府成立以来,采取了诸多举措刺激国内经济重建。阿政府积极利用国际援助,恢复国内经济造血功能,大力进行交通、能源、水利灌溉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颁布了投资法,鼓励国外商企赴阿投资。阿经历了多年凋敝后已逐渐开始战后经济重建进程。货币名称:阿富汗尼(Afghani),简称阿尼。2002年10月7日,阿过渡政府发行新币阿尼,与旧币比值为1:1000。
     
        新闻出版:主要报纸有《喀布尔时报》(阿官方报纸)、《喀布尔周报》(阿唯一一份英文报纸)、《祖国报》、《阿尼斯报》等。阿富汗广播电台成立于1925年,对外用9种语言广播。阿富汗电视台于1978年建立,用波斯语、普什图语播放。
     
        外交:阿富汗政府历来奉行独立、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阿过渡政府成立后,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坚持与各国交好原则,努力融入国际社会。
     

        与中国关系:阿富汗于1955年1月20日与中国建交。在1979年以前,两国一直保持友好关系,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苏联侵阿期间,中国政府不承认阿政府。1992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2005年4月阿富汗副总统哈利利访华。2006年6月18日至21日,卡尔扎伊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阿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阿两国发表联合声明。

    google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