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驻中国大使博里斯·韦利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建交十周年纪念封上签名。
克罗地亚驻中国大使博里斯·韦利奇
2004年2月16日,克罗地亚新任驻华大使博里斯·韦利奇(Boris Velić)向胡锦涛主席递交国书。
克罗地亚大使博里斯·韦利奇来扬随记
下午,大家陪同大使先生前往马可·波罗纪念馆。一路上,大使对扬州古城风貌非常赞赏,精致的亭台楼阁、挺拔的翠柏古槐,都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马可·波罗纪念馆位于天宁寺。我们刚进入展厅,大使先生便兴奋起来,他快步走到展版前,兴致勃勃地告诉我,马可·波罗是克罗地亚人民的骄傲与财富。“他不是意大利威尼斯人吗?”我不解地问道,我接触到的历史资料上都是这么说的。
望着十分疑惑的我,大使笑着拉我走到一张陈旧泛黄的欧洲地图旁:“这里是克罗地亚,马可·波罗就出生在其境内的科尔丘拉岛上。之所以人们都认为他是意大利威尼斯人,是因为当时的科尔丘拉岛属于威尼斯王国的领地。”他的嘴角扬了扬,脸上露出些许骄傲:“岛上居民都以自己是这位伟大传奇人物的同乡为荣呢!当然,这与他意大利人的身份也不矛盾,毕竟曾经的克罗地亚确实在意大利管辖之内啊!”听着大使先生的介绍和说明,我确实地感受到了大使先生朴实的民族感情以及宽广的胸怀。
他的随和与大度让大家都放松了不少,我的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于是,我跟大使先生请教起学术界争论的马可·波罗是否真到过中国的问题来。大使毫不厌烦,娓娓道来:“至今正反两派仍各执一词,而《马可·波罗游记》中有关扬州的情况和中国正史里的记载基本吻合。虽然今日早已无证可考,但我想他在扬州做过官还是很有可能的……或许他只是夸大了自己的官职而已。意大利血统的人总是多几分浪漫与随性……”从他眼中,我仿佛找到了几个世纪前那个为传播中西文化穿梭于时空中的友好使者匆忙的身影。
其实,我们也不必过多追究历史的细节,无论如何,马可·波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符号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这就足够了!
参观完马可·波罗纪念馆,天色已晚,随行的负责人提出回去,可大使仍“强烈要求”参观工艺美术馆和扬州博物馆。看来,大使对扬州文化真的是青睐有加。
面对制作精巧的扬州漆器、玉器,大使连声称赞。他反复摆弄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最后却只用碳笔在宣纸上留下一点墨迹;对着一只瓷碗底部的印章独自端详好一会儿后神秘地告诉我:“我敢保证,这只是民窑造的。看这枚印章……”;在隋炀帝下扬州的屏风面前,见皇帝周围美女如云,幽默的大使不禁瞥了一眼高大的参赞先生,叹口气故作惋惜状:“这就是皇帝与大使的区别啊!”大使先生还对一幅荷花绣品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听我说荷花具有中国人所推崇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时,他眼中流露的满是爱怜与向往。
傍晚,行程终于在规定时间内结束。到宾馆的半小时后,我们面前又出现了一个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大使先生,仍是一脸亲切,一度春风。
(邓天白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扬州外事办公室实习生)